摘要
中医药产业链主要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理疗、药食同源等,药食同源实质上是中医药产业链的末端和归宿。做好药食同源产品就有效地影响了整个中医药产业链。药食同源产品是中医药产业链的最顶端,药膳是药食同源产品的精华。
中药材有植物性中药材、动物性中药材和矿物质中药材。在当今化学药品泛滥、化学副作用日益强烈和疫情不断变幻的新形势下,药食同源更是凸显出了绿色、医疗、保健等的巨大先进意义。
药食同源产品符合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药材产业链的终端消费产品。
什么是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是现代人们对于药食关系及其应用的总结,其确切的出处及时间尚不明确。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等数据库中收载的文献查询可知,该词首现于1984年发表的《略谈肿瘤病人的饮食疗法》。
药食同源概念自首次提出以来,其研究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且在近几年有较大的提升。
究其原因,一是药食同源符合市场需求。人口老龄化、亚健康及慢性病的威胁使“养”和“防”成为现代人日常保健的重心,且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回归自然,寻求符合自然法则的医疗及保健方式。食物是最好的药物、食物代替药物等理念促使具功能性的食品成为时兴的食品形式。二是政策鼓励。1987年,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了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名单》,明确了药食同源物质的范围,促进了药食同源的相关研究。
国际市场药食同源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强盛,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传播,尤其是中医理疗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目前,我国中医药已传播到全球几乎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日本有与我国药食同源类似的理论是“药食一如”说。日本民众完全接受具有功效的饮食可以维持机体健康,崇尚中西融合的食疗保健方式。
美国在20世纪初就把植物药纳入药典,允许“安全、有效、可控的混合物”,也就是既承认单品药,也承认几种药材的混合物。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膳食补充剂市场,中草药占有一定的规模。我国是最主要的中药材原料供应国。
在欧洲,德国、瑞士、英国、法国等国家联合成立了欧洲植物疗法联盟,促进了草药类功能性食品在欧洲的认可与发展。
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东南亚其它地区对药食同源养生观与我国有共同的文化认知,药食同源产业基本同步。
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
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品种是在劳动人民的用药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是经验性的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中药材有效成分的鉴别越来越清晰,可以明确判断哪些中药材的成份可以对人体食补,哪些有副作用。因此,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需要国家法定部门的认可。
1.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名单(药食同源)
丁香、八角酋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
(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获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鼓、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霍香。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芨
备注:标红配料进作为香辛料和调味品使用
2、卫健委公布的只能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获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
、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芨、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霍、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备注:凡是未列入卫健委公布的药食两用目录的中药材,一律不准在食品中使用。标红物品在之后的文件中归类发生变化,以之后的文件为准。
药食同源产品开发现状
药食同源产品主要有益气补精、轻身延年、养心益智、美容护肤、泻火除烦、开胃增味等作用。市场目前的药食同源产品主要有:
1、代用茶
代用茶,是指用一种中药材或几种中药材与茶叶等调和混合以后,冲泡或水煮的一种饮品。这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产品。代用茶具有益气补精、养心除烦的作用。但是目前市场有几百种之多。鱼龙混杂,质量不一。有些代用茶包甚至用中药材的边角料做食材,有些中药材需要炮制以后才能冲泡,但商家为了降低成本,根本没有进行炮制。因此,没有起到药食同源代用茶的预期功效。
2、功能饮料
药食同源功能性饮料,主要是用一种或几种中药材,采用加温、压榨或萃取的方式,将有效成分挤出,做成直接饮品。目前,有些厂商还开发出了药食同源固体饮料。从药食同源的食材中提取成分来做饮品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趋势,深受年轻人的欢迎。
3、零食
小零食,又叫休闲食品,老中青、大中小都喜欢吃,飞机上可以品尝,上班族也可以作为加餐所用,深受各阶层人士广泛欢迎。药食同源小零食既可以加餐,又可以作为特殊营养品改善身体机能。中药材小零食目前市场单品种比较常见,但合成品种比较少。
4、护肤品
中药材护肤品和目前主要以化学原料护肤品比较起来,来自植物中的精华滋润保养皮肤,一定对皮肤的美白、保湿和护理具有更大的优势。
5、药膳
药膳是药食同源的精品,是中医药产业链皇冠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人民对餐饮文化巨大的贡献。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的科学指导下,充分发挥中药材的药用价值,与其它食物搭配,用独特的烹饪技术,做成具有特定补养作用的美食。
药食同源产品的研发
1、用最传统的药食同源理念和最先进的烹饪技术相结合,研发新的药食同源产品。
药食同源的药主要指中药材,中药材又是中医药产业最基础的物质原料。药食同源的指导思想必须牢牢把握传统中医理念。
2、不断开发药食同源产品,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药膳独步天下。
以人为本,民之根本就是生命和健康,“民以食为天”,一语道破,食品是人民群众的第一需要。食品中的精品就是药膳。药膳是整个中医产业链的归宿,是整个产业的追求。中医产业不追求药多好,而在追求食多好,以食代药,以食防病,调理在先,治疗在后。这也是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道理,病未暴发,已预先调理,不知不觉消灭萌芽状态,文化内核何其相似也!同宗同源,一脉相承。药膳由宫廷走向民间,由食品走向文化,正是目前药食同源发展者的责任。
总之,充分利用道地中药材的食物属性,挖掘中药材药食同源思想精髓,制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药膳,最大程度地服务于人民生命健康,是中国中医药产业的最大责任,也是对世界人民健康的最大贡献。(文章来源:药材界)